河南鎮平:“3+”模式培育食用菌扶貧產業
蔬菜網 時間:2018/11/22 來源:中新網河南 閱讀數:452 網友評論:2
初冬時節,地處河南省鎮平縣北部深山區的高丘鎮黑虎廟村氣溫已逼近0度,寒冷的天氣卻抵擋不住香菇大棚里的陣陣暖意。該村貧困群眾張振山利用小額扶貧貸款建起的香菇大棚里6000袋香菇長勢正旺。正在大棚忙碌的張振山臉上露出幸福的微笑。“按照今年的長勢,去掉各項支出一袋香菇袋料年可收入5元,6000袋凈利潤都3萬多。”張振山高興地說道。
近年來,鎮平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采取“3+”模式引導山區群眾發展食用菌扶貧產業,帶領群眾走上致富之路。如今,全縣已培育以香菇、羊肚菌、黑木耳為主的食用菌品種十多個,年產量590萬袋,年產值5320萬元,產品銷往全國各大批發市場。
“龍頭企業+基地+農戶”模式。該縣成立同富小康電商平臺,采取消費扶貧方式,在平臺包銷貧困群眾出產的土特產品,帶動山區經濟發展,解決深山區交通不便,土特產運輸不出來問題。同富小康和黑虎廟村建立香菇生產基地,該村出產的香菇由同富小康電商平臺收購銷售,從而解決了銷售難問題。貧困群眾利用小額貸款、到戶增收入股分紅、土地流轉等渠道入股或參與經營,取得收益。如今,這種模式已帶動貧困戶1030戶2734人。
“扶貧基地+貧困戶”模式。山區貧困村發展產業只有就地取材,利用自身優勢發展扶貧產業,二龍鄉三潭村建起了香菇、木耳種植基地,吸納在家的貧困人員在扶貧基地務工,一個人每個月可收入1000多元,一年下來就一萬多。持續穩定的收入使這里的貧困群眾臉上樂開了花。
“同康合作社+農戶”模式。在同康合作社帶領下,僅二龍鄉就有11個村875戶種植食用菌,從業人數1750人,其中貧困戶320戶645人。目前該產業已發展二龍、高丘、老莊、盧醫、石佛寺等8個鄉鎮,覆蓋人口4676戶,從業人員4401人,通過簽訂帶貧協議落實利益聯結,實現戶均增收6000元以上,食用菌產業已成為山區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支柱產業。
相關新聞
- 貴州西秀區食用菌基地搶抓時節種香菇(圖)
- 山東萊西市香菇種植戶菇棚里“長”出致富夢(...
- 河南獲嘉縣:小香菇錦上添花 壯大產業扶貧新引擎
- 貴州松桃:小小香菇鋪就幸福路(圖)
- 廣西南源村:小香菇成大產業
- 河南南召縣皇后鄉小香菇成增收致富好寶貝(圖)
新聞關鍵字: 香菇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