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獲嘉縣:小香菇錦上添花 壯大產業扶貧新引擎
蔬菜網 時間:2019/2/14 來源:映象網 閱讀數:590 網友評論:4
河南省獲嘉縣中和鎮黨委政府為更好凸顯脫貧成效,緊扣中央精神和鎮村實際,站位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全局,借力“溫泉+”資源優勢,規劃建設溫泉香菇果蔬基地,以“香菇基地+扶貧車間”為載體,全力實施“金手指”香菇行動,走出一條高效農業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產業發展引領群眾共奔小康的溫泉產業特色小鎮發展新路!
借力更生,考察調研理思路。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鄉村振興的根本之策是發展產業。中和鎮黨委書記李孟州、鎮長田中華自2018年7月以來,分別帶領班子成員、各村支部書記、合作社負責人連續多次赴省級貧困縣駐馬店市泌陽、三門峽、靈寶、內黃及山東平邑,實地考察簡易大棚種植模式和菌棒現代化生產設備,并深入到田間地頭與菇農探討交流在實際種植過程可能出現的風險及規避辦法。獲得四方面啟示:啟示一,目前香菇種植技術和設備已基本成熟,中和鎮的發展起點明顯高于其他地方,獨特的“溫泉+”優勢資源和先進的設備、技術支撐,能有效保證菌棒的產量和質量,跳出世界各地因菌棒質量導致項目失敗的怪圈;啟示二,香菇產業增收減貧效果明顯,一個貧困戶或一般戶經營菌棚2—3座,年可獲利5—12萬;一個貧困勞力“雙邊”就業(一邊在基地務工,一邊在扶貧車間務工,兩者根據香菇基地生產周期兼顧進行),每人每年收入3—5萬元;啟示三,香菇種植生產周期較短、市場需求量大,食用功效強、適宜人群廣泛,具有較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啟示四,香菇產業是“低耗、高效”生態產業,以野生櫟木作為菌棒原料,具有不與農爭時、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不與地爭肥的優勢。
謀定后動,集思廣益繪藍圖。在多次實地考察、分析研判的基礎上,中和鎮黨委、政府決定借勢上級產業政策、借力地熱資源及產業基礎,借助新鄉市潤輝置業有限公司、新鄉市世華菌業有限公司、獲嘉縣美田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大張路北側、緊鄰鎮區段流轉耕地450,用于建設香菇果蔬基地,總投資約2.8億元。一期投資2800萬元,建設先進的菌種車間、菌棒基地、滅菌中心以及溫泉大棚200個,建成河南省**規范的香菇生產基地。通過示范帶動和利益驅動,2019年,啟動二期建設,規劃發展20公頃溫泉蔬菜、600——1000個香菇大棚,力爭3—5年躋身國內香菇種植基地先進序列。
蓄勢待發,躬身篤行抓落實。中和鎮香菇種植基地采用國際先進的菌棒制作設備,有效保證了菌棒的產量和質量,跳出了世界各地因菌棒問題導致項目失敗的怪圈。地熱資源高效節能,利用稀缺的地熱資源建設溫泉菌棚,可真正實現“南菇北養、旺季走量、反季俏銷”,確保菇農的持續穩定收益。創新“香菇基地+六和包裝車間”產業發展模式、“專職經理+貧困勞力”管理模式和“龍頭企業+香菇基地+農戶”運行模式,充分發揮產業扶貧“支撐、拓展、延伸、帶動”四大效應,使項目具有很強的帶動性,為家庭農場集聚化、農業產業融合化夯實了基礎。成立了中和鎮香菇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抽調精干力量成立專班,僅用20天時間完成了450畝的土地流轉。
砥礪前行,龍頭帶動顯成效。成立新鄉市潤輝香菇果蔬發展公司,作為帶貧增收龍頭企業,打造脫貧攻堅引擎。14個村分別明確一名村干部或經濟能人專職負責,香菇大棚全部運營可解決300個農村正閑散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基地內的軟包裝扶貧車間可解決150個社會“四偏”人員的就業問題,果蔬項目可提供就業崗位200個。“兩業融合”機制和“雙邊收入”機制確保貧困戶每人每年增收3—5萬元。
目前獲嘉縣扶貧產業基地——中和鎮香菇基地項目已完成規劃,菌棒生產車間,菌棒生產設備、滅菌設備已訂購,目前已完成了93個香菇大棚建設,菌棒車間預計2月份投入使用。
相關新聞
- 貴州西秀區食用菌基地搶抓時節種香菇(圖)
- 山東萊西市香菇種植戶菇棚里“長”出致富夢(...
- 貴州松桃:小小香菇鋪就幸福路(圖)
- 廣西南源村:小香菇成大產業
- 河南南召縣皇后鄉小香菇成增收致富好寶貝(圖)
- 陜西蒲城縣:推動工業轉型 香菇撐起致富“傘...
新聞關鍵字: 香菇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