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五峰高山蔬菜轉型記(圖)
蔬菜網 時間:2019/7/26 來源:湖北日報 閱讀數:605 網友評論:2
高山蔬菜

全國聞名的“蔬菜之鄉”山東壽光,與千里之外的“中國茶鄉”湖北五峰,開辟了一條合作新通道。
只是,這條道上運送的不是蔬菜產品,而是成熟高標準運營平臺和經驗技術,憑借五峰獨有的“中部高原”自然條件,嫁接出高品質高山蔬菜。
該縣灣潭鎮紅旗坪村130多戶菜農參與首批試點,大獲成功,畝均收入均超萬元,人均純收入從3018元直奔8000元。
刷新觀念:黃瓜嫁接南瓜
7月20日,一場雨剛過,深山里的紅旗坪村山林蔥翠,云霧繚繞。走進山東壽光技術標準的新建蔬菜大棚,農戶蔡美云正忙著給黃瓜苗扯繩搭架。“這可不是普通的黃瓜。”蔡美云一臉神秘。
“這個品種口感堪比水果,叫水果黃瓜。”蔡美云解釋,和普通黃瓜不同,水果黃瓜其實是南瓜的根、黃瓜的苗,嫁接到一起的。
“以前,假如有人來教我黃瓜該怎么種,我連談都不談。”在自家菜園里種了大半輩子菜的蔡美云說。改變,來自*碰撞。2017年4月,紅旗坪村金蕊蔬菜合作社自費組織10名社員赴山東壽光學大棚蔬菜種植。“一種蔬菜一年四季賣,一根黃瓜藤長到幾十米,菜還能這么種……”一片驚嘆聲中,一場改變農業種植觀念的種子在小山村萌發。
考察回來,蔡美云按照種植技術,2畝多水果黃瓜種得有聲有色??山Y瓜時,蔡美云一時“得意忘形”,沒按照水果黃瓜七葉以下不留瓜的技術要求,當季蔬菜減產三成。
“偷師只能學到皮毛,誠心拜師才能有所得。”在五峰縣農業局引導下,蔬菜合作社與山東農業龍頭企業——壽光樂義投資集團旗下農業技術培訓學校合作,學校派駐技術專家孫培才團隊,為五峰提供全面技術指導和高標準蔬菜種植基地改造。
如今,蔡美云漸成行家里手。“南瓜根系比黃瓜發達,能吸收更多水肥營養,耐寒抗病性較強。把黃瓜苗嫁接到南瓜根莖上,產量能翻番。”蔡美云解釋說,七葉以下不留瓜,主要是讓植株結果前有更多營養繁殖根系,打好基礎。“這就是科學種菜的魅力。”蔡美云說,現在鄉親們種菜都用上了這種新嫁接品種,用上新方法。
產業升級:標準化背后的秘密
五峰發展高山蔬菜多年,蔬菜種植面積已達5萬畝,但大部分仍是靠天吃飯的“老品種、老方法”。
在紅旗坪村試驗基地,從土壤改善、智能大棚、高科技育苗基地,再到冷鏈物流,無縫對接了山東壽光全套高標準體系。
合作社智能化育苗基地一角,一片黑白相間的區塊格外惹眼。“這是育苗的溫床。”合作社負責人彭銀城介紹,紅旗坪村土地少,蔬菜規模有限,前期無法保證同批次供應多個菜品,創新用電熱絲做個溫控育苗床,“既可以保障黃瓜育苗發芽率,又能通過調節溫度控制幼苗的生長速度,匹配嫁接苗的需求量。”
“這些黑白材料是特制的育苗營養基,經過無菌化處理。菜苗從幼苗就隔絕病菌,以后就不需要打農藥。”孫培才表示,紅旗坪村高山蔬菜用的都是壽光*前沿的蔬菜種植管理技術。合作社已建起智能化育苗工廠,完全滿足當地菜苗供應;采用土耳其設備組建的水肥一體化系統讓田間蔬菜“吃飽管夠、缺啥補啥”;100噸組裝式冷藏庫確保蔬菜“新鮮如初”……
新建的蔬菜大棚,棚體更大更寬,水肥一體化和自動防風、噴淋等溫濕度控制技術,用手機就能控制大棚卷簾、溫濕度調控、澆水等環節,大幅提升了蔬菜生產的設施化、自動化水平,不僅保障了蔬菜品質,還降低了勞動強度。
菜農桑龍海用了一年新大棚后心里有數了:水肥一體化技術使化肥投入減少60%,節省2000元;新棚病蟲害以預防為主,農藥使用很少,投入減少約90%;同樣種茄子,新棚管理水平更高,畝均增產約30%。
蔬菜下山:打通市場*后一公里
種植離不開技術,產業興旺的背后是市場主導。
發展之初,金蕊蔬菜合作社對接大型商超。超市與合作社簽協議,由超市分析顧客消費大數據,提供給合作社菜品信息,合作社根據需求調整菜品結構,并與菜農簽訂種植協議,“兜底”包銷。
每年,合作超市的蔬菜價格會在一個區間浮動,彭銀城制訂一個中等的穩定價格,“前期上市會有價格和品質優勢,后期量增后又積累了消費者的口碑優勢,菜農可穩定增收。”彭銀城說,農超對接減少了流通環節,多方受益。
紅旗坪高山蔬菜已進駐多家品牌超市,年總銷售額650多萬元。武漢中商平價將開設專柜銷售五峰蔬菜,并逐步推向省內各門店。“顧客普遍反映口感好,供貨期能占到鮮活蔬菜近半銷售額。”荊門中商平價超市優品匯負責人車荊華說。
消費者認可,市場有了保障,紅旗坪高山蔬菜日漸興旺。2016年,32戶菜農102個大棚增收80萬元,2018年120戶菜農288個大棚增收400多萬元,戶均穩定增收萬元以上。
彭銀城說,高山蔬菜發展多年,過去受限于山區耕地面積少,基地規模有限?,F在,紅旗坪村的高山蔬菜模式已走出灣潭鎮,在臨近的采花鄉白溢坪村建起70個大棚,“這邁出了高山蔬菜抱團發展的*步,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相關新聞
- 宜昌秭歸蔬菜種植大戶李盛峰:種高山蔬菜走致...
- 四川達州高山蔬菜將端上浙江舟山市民餐桌
- 重慶城口高山蔬菜走俏市場
- 全南高山蔬菜*直供粵港
- 江西贛州全南高山蔬菜直供粵港(圖)
- 四川甘孜:育高山蔬菜 走致富之路
新聞關鍵字: 高山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