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利辛扶貧產業園的“訂單”蘿卜豐收(圖)
蔬菜網 時間:2018/12/5 來源:亳州晚報 閱讀數:529
白蘿卜

安徽利辛縣永興鎮永興村生態循環扶貧產業園,一望無際的蘿卜田內一派忙碌景象。一堆堆白蘿卜,鋪在黑土地上,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作為村集體經濟項目,這246畝的訂單式白蘿卜將為這個村帶來50多萬元收入,可謂大豐收。
記者來到永興村生態循環扶貧產業園,水泥小路兩旁蘿卜田里,隨處可見忙碌中的村民。他們有的正在拔蘿卜,有的正在給蘿卜削葉,有的正在將蘿卜裝上車,個個干勁十足。
勞作的村民中,較為年輕的李蘭芳動作麻利。她是2017年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因為孩子患有血液病,家庭生活拮據。李蘭芳的工作是將拔出來的蘿卜,用小刀把蘿卜葉削掉,*工資50元,這對她來說是一個不錯的工作。“在家門口干活,也不耽誤照顧孩子,挺方便的。”李蘭芳說。
坐在李蘭芳附近的楊蘭海今年65歲,他不是貧困戶,但卻是土地流轉的直接受益者。這246畝蘿卜田中就有他家的農田,以一畝750元的價格將自家農田流轉出去,還能在農田上打工掙錢,這對楊蘭海老兩口來說是“意外的驚喜”。
永興村*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隊長馬大虎介紹,目前蘿卜田每天用工人數200多人,其中不少是貧困戶。他們忙季在農田里干活拿工資的同時,還能拿到盈利分紅,所以每個人工作起來都很認真。
馬大虎介紹,這批訂單式的蘿卜共245畝,今年蘿卜大豐收,畝產可達8000多斤,*終將盈利50多萬元。
聊起村里種植蘿卜的緣由,馬大虎介紹,去年村里成立村辦企業永興鎮永興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今年流轉了1400畝農田,主要種植蒲公英和薄荷。因為土地流轉后,不是薄荷的種植季節,為避免土地閑置,村部與湖南一家醬菜廠家簽訂了訂單種植協議,蘿卜種植后醬菜廠全部購買。
“村里通過研究覺得種植蘿卜靠譜,且蘿卜收成后正好可以種植薄荷,時間點銜接的也是恰到好處。”馬大虎說,讓大家驚喜的是,蘿卜今年的收成特別好,畝產量高,因此收入也非??捎^。
此外,在村部與醬菜場簽訂了訂單協議后,村里兩家種植大戶也跟著“效仿”,今年該村蘿卜種植面積達2000多畝。因為產量比較大,醬菜廠特意在該村建立了一個腌制車間,就地腌制后再拉回湖南,而腌制車間的運行也為該村村民提供了很多就業崗位,帶動了村民就業致富。
相關新聞
新聞關鍵字: 白蘿卜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