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彝良水田村:小辣椒種出幸福新生活
蔬菜網 時間:2018/12/5 來源:昭通新聞網 閱讀數:658 網友評論:1
“沒想到在家里種辣椒也能掙這么多的錢!”云南彝良縣牛街鎮水田村麻園建檔立卡貧困戶王清燕手里拿著賣辣椒的1000多元,高興地說道。
彝良縣牛街鎮水田村是“山無二兩泥,地無三尺平”的省級深度貧困村。全村854戶3706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52戶1420人,貧困發生率37%。
如何讓群眾盡快擺脫貧窮,走出貧困成了牛街鎮黨委、政府和駐村扶貧工作隊的一項重要工作任務。
2016年,在彝良縣*扶貧的大潮中,牛街鎮黨委、政府和上級“掛聯”部門積極爭取850萬元資金在水田村河邊組,采取統規自建方式,規劃建設了能容納60戶268人的易地搬遷安置點,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52戶242人;安置點于2017年6月完成建設,搬遷對象順利入住。
為讓搬遷群眾能致富,牛街鎮黨委、政府和駐村掛包幫扶單位根據縣委、政府“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規劃,按照“短能脫貧、長能致富”的思路,結合水田村實際,梳理出發展無公害綠色產業,實現農民增收的脫貧攻堅新思路,*限度地整合農村閑散土地,幫助群眾在家門口解決就業、解決脫貧致富的“*后一公里”問題。本著“自主選擇、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該鎮以“黨支部+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集體經濟+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模式,組建了集體經濟組織和3個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從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流轉近200畝土地,并多方籌資500余萬元,建成蔬菜基地3個、標準化大棚200個。水田村112戶貧困戶234人在基地務工,實現工資收入60萬元左右。其中有搬遷群眾8戶9人在水田蔬菜基地務工,人均月工資2000元左右。
牛街鎮副鎮長楊仕興介紹說: “僅半年時間,水田蔬菜基地就培育辣椒苗800萬株,實現產值近200萬元,帶動彝良縣牛街、柳溪、洛旺、鐘鳴、龍海5個鄉(鎮)的辣椒移栽種植。白水江片區的牛街、柳溪、洛旺3個鄉(鎮)辣椒種植面積達到了3200多畝,帶動56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辣椒種植,實現戶均增收約800元。其中,水田村種植辣椒200余畝,受益農戶173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34戶。23戶搬遷群眾發展辣椒產業30余畝,實現收益6.8萬元。”
由于辣椒的品種、品質好,辣椒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在水田村,合作社向村民收購辣椒近6萬公斤,以每公斤3元的收購保護價格算,群眾收入18萬元。同時,外地客商還開著車到田間地塊收購辣椒,老百姓在種植辣椒的地塊里,就可以把辣椒換成現金。水田村麻園村民小組建檔立卡貧困戶楊應華家種植辣椒1畝,辣椒苗成活率在90%左右,純收入也是2000多元。2019年,辣椒紅公司打算在牛街甘家壩投資建設辣椒加工廠,預計對辣椒的需求量還將大量增加。
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吳長碧充滿信心地說:“今年是大棚建成后*種植辣椒,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在經營模式上都還有不足,但是有了現在的基礎,大家對明年的發展前景更加看好。從12月開始,合作社將開始下一季的育苗,到種辣椒的季節,整個白水江片區和周邊鄉(鎮)的群眾行動起來,辣椒種植規模有望達到兩萬畝以上。合作社將把辣椒育苗規模擴大到一萬畝,每天可吸納100名建檔立卡貧困戶來務工,按照每名工人1天計件收入*80元算,整個辣椒育苗季的3個月中,*一項就能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增加收入70萬元左右。”
水田村在發展辣椒產業的同時,還在山頂種植黃皮竹1500多畝,在山腰發展核桃、板栗種植1700余畝,覆蓋全村583戶2410人;養殖黃牛100余頭,帶動52戶186名貧困戶增收致富。
產業興、百姓富,鄉村便振興。相信這些產業作為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實支撐,水田村群眾一定能夠順利實現脫貧致富。
相關新聞
- 新疆東天山辣椒小鎮 火紅辣椒映豐收(圖)
- 林芝市朗縣辣椒產業發展小記:小辣椒種出“紅...
- 貴州辣椒:“紅”起來 “香”起來 “多”起來
- 貴州三都縣辣椒豐收量價齊飛 農民田間采椒忙...
- 遵義新蒲:把辣椒送入“云端”
- 貴州匯川山盆:1.2萬畝辣椒種植助力脫貧攻堅...
新聞關鍵字: 辣椒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