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力發展食用菌 “造血式”產業扶貧效果好(圖)
蔬菜網 時間:2018/10/11 來源:縣廣播電視臺 閱讀數:521
食用菌

湖南伍市鎮顏家村有兩家產業扶貧合作社,都以發展食用菌產業為主。通過幾年的發展,該村的食用菌產業已初具規模。目前,該村正依托食用菌產業,積極發展“造血式”扶貧,助推脫貧攻堅。
64歲的戴金平是貧困戶,兒子幾年前意外身亡,兒媳婦出走,身體不好的老兩口帶著兩個孫兒生活。去年,戴金平受聘到顏家村聯發林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工作,在冬季食用菌盛產期工資每月可達2000元。今年,除了務工外,合作社還免費提供給戴金平200多根香菇棒試種,幫他多渠道增收。
顏家村貧困戶戴金平說:“我就天天澆水,也不用做其他的,然后長出的香菇就給他們銷售?,F在是剛開始做,將來香菇都長出來了,就可以賺2000來元。”
每年香菇棒可以培育兩批,這樣算下來,戴金平一年可以增收4000元。在合作社的幫助下,戴金平學習了種植技術,勤勞的他希望明年能通過種植食用菌增加更多的收入。
顏家村貧困戶戴金平介紹說,“我身體不好不能外出工作,以后搞得好還想擴大規模,想在聯發多弄點菌包,賺更多的錢。”
聯發合作社以種植靈芝、香菇、平菇、木耳為主。做菌棒、摘菌都需要人工,男勞力180元*,女勞力160元*。通過務工、入股分紅、土地租金、免費提供香菇棒等方式,聯發合作社為該村的60戶貧困戶都帶來了收益。今年新種植的靈芝利潤高、銷路好,合作社還計劃帶動引導貧困戶參與種植。
平江縣聯發林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社長江鐵漢介紹說,“*多的貧困戶一年可以賺16000元左右。貧困戶如果有興趣(種靈芝)的話,我們可以邀請省食用菌研究所的專家做技術培訓,告訴他們怎么養,增加貧困戶收入,還可以保底收購,按市場價格從貧困戶那回收靈芝。”
目前,顏家村的兩個產業扶貧合作社每年帶動貧困戶增收近20萬元。該村將繼續抓好合作社的財務工作及各項規章制度的完善,并因地制宜,擴大“造血式”扶貧規模,引導幫助貧困戶增收。
顏家村黨支部書記趙般良介紹說,具體怎么幫他們增收呢?除了常規的幫扶措施,以及進一步完善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之外,下一步我們重點是整合產業扶貧資金,為貧困戶提供菌種,由合作社提供技術指導,有市場的通過市場銷售,產量較大的由合作社保底收購,由“輸血”變為“造血”,確保如期脫貧,鞏固脫貧成效。
相關新聞
- 昭通魯甸縣建食用菌基地助貧困戶增收(圖)
- 貴州省珍稀食用菌工程中心正式掛牌成立(圖)
- 貴州西秀區食用菌基地搶抓時節種香菇(圖)
- 河南沈丘縣智能化食用菌生產“錢”景誘人(圖)
- 貴州赫章縣貧困戶抱團參與發展食用菌產業
- 廣西印茶鎮發展食用菌產業助群眾脫貧(圖)
新聞關鍵字: 食用菌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