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通許:“綠寶石”甜瓜熟了 貧困戶笑了
蔬菜網 時間:2018/6/19 來源:河南日報 閱讀數:454
近日,記者走進通許縣孫營鄉南李佐村,一座座整齊劃一的設施大棚映入眼簾。大棚內綠色盎然,遍地枝蔓,秧子上結滿了令人垂涎欲滴的“綠寶石”甜瓜。
這一座座甜瓜大棚可是村民眼里的“金疙瘩”。它不僅是南李佐村的增收項目,更是幫助貧困戶“摘帽子”的“法寶”?,F在,甜瓜收獲已進入旺季,“扶貧大棚”里彌漫著泥土的芳香,一排排盤旋的瓜秧上掛著溢香的甜瓜。
四十多歲的吳軍會是“扶貧大棚”里的“???rdquo;。一有空閑,他和愛人都會到大棚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閑散活。作為村里的貧困戶,借著“扶貧”的東風,吳軍會夫婦成了扶貧大棚的“股東”。原本僅靠種地務農維持生活的兩口子,不僅可以在大棚里干活“拿工資”,而且還有分紅。一想到多勞多得,吳軍會就干得十分賣力。
吳軍會家是南李佐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因為上有父母,下有兒女,無法外出務工,生活十分困難。為了幫助像吳軍會這樣的貧困戶,開封市殘聯駐村*書記安顯偉配合當地黨委、政府利用到戶增收項目資金建設了18個扶貧大棚。這18個扶貧大棚里有12個大棚種植了“綠寶石”甜瓜。“這12個大棚,每個棚一畝多地,每畝能產一萬余斤甜瓜,一個大棚就能收入兩萬多塊。貧困戶可以通過承包或者勞力入股的方式到大棚里干活,有了掙錢路子,就能幫助他們脫貧了。”安顯偉說,“即使是一些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也可以通過大棚的集體收益進行分紅。”
“有了扶貧大棚,村里讓我們這些貧困戶優先進大棚干活,只要一有空閑我就來棚里干些散活,*幾十塊,而且還不累。”吳軍會一邊干活一邊說,“在扶貧大棚里掙點錢,家里還種著幾畝地,家里的收入很快就滿足了脫貧條件。”
“像這種借助扶貧大棚脫貧致富的路子,村里的貧困戶參與積極性都很高,無論是利潤分紅還是干活拿工資,都十分可觀。”安顯偉說,“南李佐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原來有93戶,通過產業脫貧等多項政策、措施,已經有40戶類似于吳軍會一樣完成脫貧。”
相關新聞
- 云南芒市:冬馬鈴薯開出“脫貧致富花”
- 廣西鹿寨縣平山鎮蔬菜基地獲豐收 脫貧致富新希望
- 尼泊爾專家點贊四川蔬菜助推宜賓“綠色”脫貧...
- 河北赤城發展蔬菜和生態旅游業 脫貧攻堅取得...
- 瀏陽市蔬菜基地話豐收 脫貧致富新希望(圖)
- 貴州7千畝大壩 蔬菜成脫貧致富“助推器”(圖)
新聞關鍵字: 脫貧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