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張掖推萬畝戈壁“菜園子”
蔬菜網 時間:2018/5/25 來源:中國新聞網 閱讀數:479 網友評論:1
初夏,甘肅張掖市甘州區明永鎮萬畝戈壁設施蔬菜產業園里一片綠意,菜農們穿梭在蔬菜大棚間,收獲今年的*茬娃娃菜,張掖市綠涵農產品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建學說,“現在的菜主要銷往廣東、江蘇等地,到六七月大部分蔬菜會出口到俄羅斯。”
甘州區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中段,是典型的綠洲農業區,除依靠地下水和地表水維系形成的灌溉綠洲以外,有豐富的戈壁荒漠資源。在戈壁荒漠上發展日光溫室,可從根本上解決農業發展需大面積占用耕地、土地流轉困難等問題。
近年來,該區按照“多采光、少用水、新技術、高效益”的沙產業發展理念,運用高效技術,培育支柱產業,發展特色經濟,挖掘沙化地和戈壁荒灘地的資源潛力,打造絲綢之路上的綠色循環經濟產業帶。
2010年以來,該區農業產業化領先的企業便在明永灘開始戈壁設施農業建設和蔬菜生產,逐步探索形成水肥一體化、綠色防控、生態栽培一整套設施建設技術和種植經驗。建成冷庫15萬噸、日光溫室550畝、鋼架大棚1800畝。
2017年,甘州區規劃建設明永灘萬畝戈壁設施蔬菜產業園、巴吉灘萬畝設施蔬菜食用菌產業園、石崗墩萬畝果蔬產業園。2018年重點完成明永灘戈壁設施蔬菜產業園建設。
戈壁農業發展區域大多人居環境惡劣,民眾生活水平較低,增收致富渠道較少。明永鎮沿河村的武金花對此深有體會,“家里耕地少,以前又只單純種大田作物,耗時耗力不說,到年底還落不下幾個錢。”自從成為企業的蔬菜種植定制戶,武金花摒棄了原有單一的種植模式,和公司簽訂單種蔬菜,農閑時節還在公司打工,收入水平比原來翻了一番。如今住上了小區里的小康樓,還添置了小汽車。
在明永灘戈壁設施蔬菜產業園內,一座座鋼架大棚有序排列,聯棟大型戈壁智能日光溫室正在施工,新建成的日光溫室內黃瓜在基質槽里茁壯生長,用秸稈、菌渣、農家肥等有機物篩選配制成的有機枕為幼小的辣椒苗提供充足的營養。一系列節能節本綜合技術措施的運用,使得有限的土地上單位產出明顯提高,實現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和轉型。
戈壁上的土源沒有被污染,加上充足的光照以及適宜的溫差,在這樣的條件下種植出的蔬菜質量高。王建學起初只想著種出優質蔬菜,沒有想到,發展非耕地設施農業,正好趕上戈壁農業高速發展的“綠色動車”。
在戈壁設施蔬菜產業園的帶動下,當地企業利用海外市場反季節蔬菜需求量大的契機,把洋蔥、馬鈴薯、西紅柿、彩椒和大蒜等農產品銷往越南、緬甸、俄羅斯以及中亞各國,同時輻射廣州、上海、杭州等各大市場。
甘州區農業局長甘林斌說,該區計劃投入15億元,通過三年努力,初步建成基礎設施完善、裝備設施先進、科技支撐水平高、綜合生產能力強、產品特色鮮明的戈壁農業示范區,力爭將該區建成西北乃至中亞、西亞、南亞地區富有競爭力的“菜籃子”產品生產供應基地。
相關新聞
- 凱里市擬建萬畝蔬菜基地(圖)
- 聊城馮官屯:“王老三”蔬菜銷京城(圖)
- 新疆吉木薩爾縣泉子街鎮窖儲蔬菜保新鮮 增產...
- 哈密市巴里坤:合作社蔬菜喜獲豐收(圖)
- 把握時間差 陽泉禪房村冷涼蔬菜有賺頭(圖)
- 西北冷涼蔬菜36小時送上東南沿海食客餐桌(圖)
新聞關鍵字: 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