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細菌性斑疹病
3152

3150

3146

3145

3142



病原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tomato
癥狀 番茄細菌性斑疹病主要為害葉、莖、花、葉柄和果實,尤以葉緣及未成熟果實最
明顯。葉片染病,產生深褐色至黑色斑點,四周常具黃色暈圈。葉柄和莖染病,產生黑色斑
點。幼嫩綠果染病,初現稍隆起的小斑點,果實近成熟時,圍繞斑點的組織仍保持較長時間
綠色,這一點有別于其他各種細菌性的斑點病害。
發病規律 該病病菌可在種子、病殘體及土壤里越冬,田間通過雨水飛濺、昆蟲或整枝、
打杈、采收等農事操作進行傳播。田間可以發生多次再侵染。種子帶菌也可以造成遠距離傳
播,潮濕、冷涼條件和低溫多雨及噴灌有利于發病,一般采用噴灌灌溉的地區比滴灌或溝灌
地區發病重。
防治方法
①農業措施 選用耐病品種。 干旱地區采用滴灌,避免使用噴灌方式。田間收獲后,
及時清除病殘體,集中銷毀,并深翻土壤,減少初侵染來源。
②種子消毒 可采用溫湯浸種的方法進行種子消毒,用55℃溫水浸種30分鐘,然后催芽
播種。
③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噴灑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
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50%琥膠肥酸銅可濕
性粉劑500倍液,每7~10天噴藥1次,連噴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