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茄子 絲瓜 菠菜 莧菜 豌豆
熱門新聞:

韭菜菌核病的防治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

  病原Sclerotiumrolfsii

  【癥狀】葉片受害多從葉緣開始,病部起初呈水浸狀,淡綠色,濕度大時長出少量白霉,后病斑顏色轉為灰褐色,蔓延速度快,致全葉腐爛枯死,植株基部霉層聚集,產生褐色至黑色菌核。

  【病因】菌核在土中或混在種子中越冬或越夏。落入土中的菌核能存活1~3年,是此病主要初侵染源。菌核抗逆力很強,溫度18~22℃,有光照及足夠濕的條件下,菌核即萌發產生子囊盤,由子囊盤中放射出子囊孢子,借風雨傳播。菌核也可隨種苗或病殘體進行傳播蔓延。濕度是子囊孢子萌發和菌絲生長的限制因子,相對濕度高于85%子囊孢子方可萌發,也利于菌絲生長發育。因此,此病在早春或晚秋保護地容易發生和流行。

  【防治方法】①農業措施深翻,將菌核翻至10厘米以下,使菌核不能萌發。實行輪作,培菌無病苗,未發病的溫室或大棚忌用病區培育的幼苗,防止菌核隨育苗土傳播。覆蓋地膜栽培,抑制菌核萌發及子囊盤出土。加強管理,及時摘除老葉、病葉,清除田間雜草,注意通風排濕,有條件的可以采取滴灌、暗灌,降低田間濕度,減少病害傳播蔓延。發現子囊盤出土,及時鏟除,集中消毀,切勿亂扔,以免傳播。

 ?、谒巹┓乐卧诎l病初先摘除病殘體并銷毀,然后再噴藥,可噴灑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8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每7~10天1次,連續防治3~4次。棚室采用煙霧法或粉塵法施藥,于發病初期,667平方米用10%腐霉利煙劑250~300克熏1夜,也可于傍晚噴撒6.5%甲霉靈粉塵或10%滅克粉塵劑,每667平方米每次1千克,每7天1次。

轉發到: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av|亚洲日韩每日更新|年轻漂亮的人妻被公侵犯bd|国内精品国产成人国产三级|一本久道久久综合无毒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