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疫病的防治
疫病

疫病



【癥狀】黃瓜疫病發展快,條件適宜時常令人感到猝不及防。成株及幼苗均可染病,能侵染葉片、莖蔓、果實等。幼苗染病多始于嫩尖,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暗綠色病斑,幼苗呈水浸狀萎蔫,病部縊縮,病部以上干枯呈禿尖狀。子葉發病時,葉片上形成褪綠斑,不規則狀,濕度大時很快腐爛。莖基部發病時,病部縊縮,幼苗倒伏,常被誤診為枯萎病。
成株染病,多在莖基部,初期在莖基部或一側出現水浸狀病斑,很快病部縊縮,使輸導功能喪失,導致地上部迅速萎蔫,呈青枯狀。此病在田間干旱條件下呈慢性發病癥狀,并且可以造成其它病菌的復合侵染,澆水后病情加重,植株很快死亡。莖節處染病,形成褪綠色不規則病斑,濕度大時迅速發展包圍整個莖,病部縊縮,病部以上萎蔫。葉片染病產生圓形或不規則形水浸狀大病斑,邊緣不明顯,擴展快,擴展到葉柄時葉片下垂。干燥時呈青白色,濕度大時病部有白色菌絲產生。瓜條染病,形成水浸狀暗綠色病斑,略凹陷,濕度大時,病部產生灰白色稀疏菌絲,瓜軟腐,有腥臭味。
【病因】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卵孢子及厚垣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或糞肥中越冬,借風、雨、灌溉水傳播蔓延。發病適溫為28~30℃,土壤水分是影響此病流行程度的重要因素。夏季溫度高、雨量大、雨日多的年份疫病容易流行,危害嚴重。此外,地勢低洼、排水不良、連作等易發病。 設施栽培時,春夏之交,打開溫室前部放風口后,容易迅速發病。
【防治方法】①農業措施 選用抗病品種,如津春3號、津雜3號、津雜4號、中農1101、龍雜黃5號、早豐2號等。選用云南黑籽南瓜作砧木,進行嫁接育苗。采用高畦栽培,覆蓋地膜,減少病菌對植株的侵染機會。避免大水漫灌,避免土壤和空氣的濕度過高。露地栽培時,雨季要及時排出田間積水,發現中心病株后及時拔
除。
?、诜N子和土壤消毒 種子消毒的有效方法是用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浸種30分鐘,而后催芽、播種。苗床或棚室土壤消毒的方法是,每平方米苗床用 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 8克與土拌勻撒在苗床上,保護地栽培時于定植前用 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750倍液噴淋地面。
③藥劑防治 防治露地黃瓜疫病的關鍵是從雨季到來前一周開始噴藥,每7天1次,連噴3次,可選用的藥劑有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600倍液,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葉霉殺星可濕性粉劑1200~1600倍液,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實踐表明,在發病前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0.8:200倍的波爾多液噴霧保護,防效很好。
也可用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40%增效瑞毒霉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5%多效瑞毒霉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灌根,5~7天1次,連灌3次,每株灌根用藥液250~5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