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紋枯病的防治
姜紋枯病
姜紋枯病
姜紋枯病


姜紋枯病
病原 Rhizoctonia solani稱絲核菌,屬半知菌類真菌。
【癥狀】 又稱立枯病。主要為害幼苗。初病苗莖基部靠地際處褐變,引致立枯。葉片染病,初生橢圓形至不規則形病斑,擴展后常相互融合成云狀,故稱紋估病;莖仟上染病,濕度大時可見微細的褐色絲狀物,即病原菌菌絲;根狀莖染病,局部變褐,但一般不引致根腐。
【病因】 病菌主要以菌核遺落土中或以菌絲體、菌核在雜草和田間其他寄主上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時,筒核萌發產生菌絲進行初侵染,病部產生的菌絲又倍攀援接觸進行冉侵染,病害得以傳播蔓延。高溫多濕的大氣或植地郁蔽高濕或偏施氮肥,皆易誘發本病。前作稻紋枯病嚴重、遺落菌核多或用紋枯病重的稻草覆蓋的植地,往往發病更重。
【防治方法】(1)前作稻紋枯病嚴重的田塊勿選作姜地;(2)勿用稻紋枯病重的稻稈作姜地覆蓋物。(3)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機肥。(4)選擇高燥地塊種姜,及時清溝排漬降低田間濕度i發病初期噴淋或澆灌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或40%拌種雙懸浮劑600倍液、10%立枯靈水懸劑300倍液、50%田安水劑500倍液、25%禾穗寧可濕粉2000倍液、農抗120水劑200一300倍液,隔10天左右一次,連噴2一3次,注意噴勻噴足。提倡施用95原綠亨l號精品3000倍液。此外擔菌靈、紋枯靈、紋枯利和滅銹胺也有較好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