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空洞果的防治
番茄空洞果
番茄空洞果

番茄空洞果


【癥狀】從外表看,番茄空洞果的橫斷面大多呈多角形,切開果實后可以看到在果肉與胎座之間缺少充足的膠狀物和種子,有明顯的空腔。有些果實外觀雖不帶棱角,和正常果實一樣,但內部胎座卻不發達,與果皮之間也存在著空腔。
【病因】空洞果是果肉部與果腔部生長速度不協調,果肉部生長過快,而果腔部生長慢,而形成空洞。造成空洞果的主要原因是受精不良,即花粉形成時遇到弱光、低溫或高溫等不利環境,使花粉不飽滿、花粉少或花藥不能正常開放散粉,導致不能正常授粉,無法形成種子,因此不能坐果,即使坐果也難于肥大。生產上通常要對這些花進行藥劑處理,促進坐果及果實肥大,但由于不能形成種子,膠狀物部分不發達,因此易形成空洞果。尤其是用2,4-D或番茄靈沾花時,濃度過大,處理時花蕾幼小,重復處理時,很容易產生空洞果。另外,當番茄葉片面積較小時,上部果實得不到充足的營養,也可能出現空洞果。同一花序的果,先開的花與后開的花相互爭奪營養物質,遲開的花就容易出現空洞果。氮素肥料施用過多,空洞果發生也多。在環境條件中,光照不足影響最大。光照不足伴隨高夜溫,空洞果發生增多。這是因為在這樣的條件下,花粉中難于形成淀粉粒,花粉發育不良。棚室秋冬季節栽培時,果實膨大期處于冬季弱光時期,空洞果發生多。
【防治方法】選擇不易出現空洞果的品種。一般心皮數多的品種,空心果發生率較低。定植時剔除小苗,適齡苗定植后,避免偏施氮肥,注意氮、磷、鉀肥配合施用。增施二氧化碳氣肥。初期肥水宜少,后期應稍多。正確使用生長調節劑,蘸花時,要求花瓣已經伸長,呈喇叭口狀,不可過小。若直接處理幼苗,往往出現空洞果。此外,配制2,4-D或防落素時,濃度要準確,不要重復蘸花,蘸花的藥液用量也不易過多。育苗和結果期間要特別注意防止晝夜溫度過高,光照不足。摘心不宜過早,若早容易使養分分配不協調,營養不足,產生空洞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