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落花落莢的防治
菜豆落花落莢

菜豆落花落莢

菜豆落花落莢



【癥狀】菜豆的花蕾數量很多,尤其是蔓生性品種,因生育期較長,主蔓長而節數多,每株能生10~25個花序, 每一花序生花蕾4~15朵。矮生種雖生育朔較短,主莖較短而節數少,但分校數較多,單株花序數也不少,一般每一花序生花蕾7~13個。但從每一花序的成莢數看,多數花序結莢3~4個,少數花序結莢5~6個或1~2個,大量的花蕾或幼莢脫落了,嚴重時,在地面上會有大量的落下的花和豆莢,很讓人心疼和著急。露地栽培的菜豆,在一般生產條件和栽培技術水平下,成莢率僅為30%左右。而溫室栽培的越冬茬、秋冬茬和冬春茬菜豆結莢率通常在25%左右,若能使菜豆的結莢率提高到50%,其單位面積產量幾乎增加一倍。因此,探索 菜豆落花落莢的原因及其防止落花落莢的有效措施,成為目前菜豆生產上的主要技術研究課題之一。
【病因】其一,生理因素。有人認為不論外界環境和栽培條件多好,多么適于菜豆正常生長發 育,其坐莢率也不會達到100%,假設結莢率達到100%時,葉片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棚 營養就不能滿足其植株莢果生長發育需要。因此,菜豆落一部分花和幼莢,減少營養消 耗,協調植株營養的供需矛盾,使營養供需平衡。這是生理因素所致的自然脫落花莢。
其二,營養因素。 菜豆花芽分化較早,植株在幼苗期就進人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并進 階段,因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爭奪養分,會使花芽分化因營養不足而分化不全、不正常, 這樣的花芽發育成的花朵坐不住莢。開花初期也常因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爭奪養分而發生 落花落莢。如開花初期澆水過早,早期偏施氮肥,枝葉生長繁茂,到開花結莢盛期全株花 序間、花與莢間爭奪養分激烈,而導致晚開的花脫落(圖19-1)。還有栽培密度過大,支架或吊架不 當,田間郁蔽,透光通風不良,光照不足,溫度過高或過低,缺肥少水或澆水過多,病蟲 危害,采收不及時,光合物質積累減少等,都會導致花器營養不足,使花器發育不良而脫 落。很多幼蕾在人們肉眼尚看不到的時候就已脫落了。因營養因素引致落花落莢,以在開 花盛期表現最普遍。
其三,授粉受精受阻礙。菜豆分白花和紅花 (紫紅)兩種類型,白花菜豆多數花朵為自花授粉,異花授粉只占0.2%~10%,但是紅花 (紫紅)菜豆多數進行異花授粉,少數在個別情況下才自花授粉。棚室保護地越冬茬和冬春茬栽培,若用的菜豆品種是紅花 (紫紅花)品種,因棚內缺乏昆蟲傳粉,不能進行異花授粉,就會造成嚴重落花落莢。即使采用 自花授粉的白花品種,在開花期遇28℃以上高溫,就會發生落花,30℃以上落花加劇,35℃以上落花率可達90%左右。已開的花遇高溫也會落花和落幼莢,或莢內種子減少,莢形不正。這是由于在高溫下植株的同化物質主要運向莖葉而減少了供應花莢發育。菜互花粉的生活和伸長花粉管的溫度范圍為15~27℃。當低于13℃和高于28℃時,花粉生活力降低,花粉管伸長緩慢甚至不伸長,因而花朵不能受精而脫落。開花時土壤干旱和空氣干燥,花粉早衰,柱頭干燥,或土壤和空氣濕度過大,花粉不能散發,都會使授粉受精不良而致落花落莢。冬暖大柵菜豆越冬茬和冬春茬栽培,若棚室保溫措施不利,夜溫低于13℃;或中午前后放風不及時,晝溫高于28℃,甚至高于30℃,都會導致落花落莢加重。棚室早春茬菜豆花芽分化的幼苗期,往往因棚溫白天過高和夜溫過低,影響正常分化花芽,致使開花結莢前半期大量落花脫莢,嚴重降低前半期產量。
【防治方法】防止菜豆落花落莢的綜合技術措施 防止棚室菜豆落花落莢,需要采取綜合技術措施。
首先,調節好溫室溫度,避兔或減輕高溫和低溫的不良影響。菜豆適宜生長發育的溫度為18~25℃,低于15℃和高于27℃都基本停止生長。其中,苗期適于花芽分化的溫度為20~25℃,開花結莢的適宜溫度為18~25℃,種子發芽的最低溫度為12℃,幼苗期臨界地溫為l3℃。要依據菜豆各生育階段所要求的適溫,調節好柵溫,使大棚內的溫度維持在:白天20一25℃,高于27℃即通風降溫,使晝溫不高于27C。下午大棚蓋草苫的時間,以蓋草苫后4小時棚內氣溫不低于18℃、不高于20℃為標準,使夜溫維持在15~18℃,凌晨短時最低氣溫也不低于l3C。冬暖大棚早春茬菜豆若采用開花結莢期較長的蔓生性類型品種,其開花結莢的后期可推遲到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此時外界氣溫高,晴日中午前后最高氣溫可達32C以上。為防止高溫造成大棚菜豆落花落莢,可采取中午前后覆蓋遮陽網、澆水、大通風等降溫措施。但最好是將早春茬菜豆的播種期適當提前,使后期開花結莢避開高溫期。
其次,選用自花授粉品種,溫室菜豆秋冬茬、越冬茬、冬春茬栽培,要選用白花品種,因為白花品種的自花授粉率達90%~99.8%。即使上述三茬菜豆的開花坐莢期在冬、春寒冷低溫季節,棚室內無媒介昆蟲傳粉,可靠自花授粉結莢。而對于絕大多數為異花授粉的紅花
(紫花)菜豆品種,不宜于上述三茬栽培采用。
再次,要加強水肥管理。用充分發酵腐熟的農家有機肥和三元復合化肥作基肥,基肥要施 足。開花結莢期要適期追施氮素化肥和葉面噴施鉬、錳微肥,并及時澆水。從而提高植株 營養水平,滿足莖葉生長和花器、莢果發育需要,減少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所需營養間的 矛盾。進行地膜覆蓋栽培,減少水分蒸發,苗期和開花初期控水,通過中耕保墑,促使根系發育健壯,植株營養生長良好而不徒長,營養生長和生 殖生長協調,可明顯減少落花落莢。
另外,要合理確定種植密度,及時吊架或立架架蔓。在植株開花結 莢期,吊架蔓的,可通過移動順行吊架鐵絲和移動吊架鐵絲上的吊蔓繩,來調節植株 莖蔓葉片的合理分布,以改善行間和株間透光通風條件,可促進授粉受精,減少落花 落莢。噴灑蔡乙酸 ,于開花期噴灑5~25毫克/升奈乙酸,每667平方米 每次噴灑藥水30千克左右。及時防治病蟲害, 對銹病、炭疽病、根腐病、枯萎病、細菌性疫病等病害和豆蚜、美洲斑潛蠅、茶黃蛾、白粉虱等蟲害及時防治,確保不因病蟲危害而致花莢脫落,并 延長植株壽命和采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