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斑點病的防治
菜豆斑點病

菜豆斑點病

菜豆斑點病



病原 Phyllosticta phaseolina, P.noackiana
【癥狀】主要為害葉片。葉斑圓形或近圓形,生于葉緣或葉尖的為半圓形,直徑2~15毫米或更大,邊緣褐色,中部淡褐至灰褐色,斑面現明顯或不明顯的輪紋,潮濕時其上散生或輪生小黑粒即分生孢子 器。本病有時與炭疽病相伴發生。
【病因】北方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 器隨病殘體遺落土中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 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借雨水濺射傳播蔓延。在南方周年均可種植菜豆地區,病菌輾轉傳播為害,無明顯越冬期。通常溫暖多濕的天氣、低洼地、株間郁閉,有利于發病。
【防治方法】①農業措施 雨季注意排除田間積水,及時搭架,改善種植地通透性。做好田間衛生,及時清除初發病葉,減少菌源。定期噴施植寶素或葉面寶等葉面噴施劑使植株健壯。
?、谒巹┓乐?發病初期及時噴灑4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復方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2%克露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72%克抗靈可濕性粉劑60 0倍液,或50%安克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8%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5%菌威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微粒粉劑600倍液等藥劑,每10天左右1次,共防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