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根腐病的防治
根腐病

根腐病

根腐病



本病由真菌茄類鐮孢菜豆?;停‵usariumsolanif.phaseoli)侵染引起,屬半知菌亞門,瘤座孢目。只為害菜豆和豇豆。
【癥狀】本病通常出苗一周后開始發病,3-4周進入發病高峰。病株多先從距地面較近的葉片褪綠黃化,自邊緣向內發展。主根、側根變黑褐色腐爛,有時莖基部發生紅色條斑,稍向下陷,皮層開裂。當主根全部被害后,地上莖葉枯萎死亡。在潮濕環境下,常在病株莖基部產生粉紅色霉狀物(病菌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
【病因】病菌以菌絲體隨病殘體在土中越冬,腐生性強,能在土中腐生達10年以上,主要靠帶菌肥料、工具、灌溉水等傳播,從根部傷口侵入,為害皮層,引起腐爛。高溫(29-32℃)高濕或多雨、積水,發病重。
【防治方法】實行2-3年的輪作制,改種白菜類、蔥蒜類蔬菜作物。播種前種子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用藥量為種子量的0.3%.加強田間管理,防止雨后積水或土壤含水量高,不利植株根系生長發育。藥液灌根,每株(穴)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250-300毫升,每10天灌藥一次,共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