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菜的細菌性角斑病
細菌性角斑病是青花菜的重要病害,分布較廣,發生較普遍,以夏秋種植受害較重。一般病株率20%~30%,對產量無明顯影響,嚴重時病株可達80%以上,顯著影響產量和品質。此病還可為害多種其他十字花科蔬菜,亦常和細菌性斑點混合發生,加重其為害。
[癥狀]
此病從小苗至成株均可發生。 初在中、下部葉片上的葉柄兩側出現油浸狀壞死小斑,灰褐色,稍凹陷,逐步發展成膜狀多角形至不規則形病斑,灰褐至暗褐色,油浸狀,具有光澤??諝獬睗駮r葉背病斑表面溢出污白色菌膿,后期呈膜狀腐爛。干燥時病斑呈灰白色,易破裂穿孔。多個病斑連片,常使葉片皺縮畸形,最后死亡干枯。嚴重時病害亦侵染葉柄,形成長橢圓形或條形病斑,顯著凹陷,黑褐色,略具光澤。
[發病規律]
病菌隨病殘體越冬,也可在種子上存活過冬。借風雨、澆水傳播蔓延。病菌生長溫度4~41℃,最適生長溫度25~28℃,48-49℃10分鐘即致死。高溫多雨,空氣潮濕利于發病。寄主生長期多陰雨或降雨次數多,雨后即開始發病。不同品種的病害發生程度略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