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花腐病的防治
扁豆花腐病

扁豆花腐病



【癥狀】主要為害花穗,引起花腐。濕度大時,病部生出灰黃色毛狀物,上有點點黑霉。即病原菌子實體。開花期間遇有連陰雨或植地低洼易發病。
【病因】病菌主要以菌絲體隨病殘體或產生接合孢子留在土壤中越冬,翌春侵染豌豆的花和幼果,發病后病部長出大量孢子,借風雨或昆蟲傳播,該菌腐生性強,只能從傷口侵入生活力衰弱的花和果實。棚室保護地栽植豌豆,遇有低溫、高濕條件,或澆水后放風不及時或放風量不夠及日照不足,連續陰雨,該病易發生和流行。露地栽培的豌豆流行與否主要取決于結瓜期植株茂密程度,雨日的多少和雨量大小,陰雨連綿、田間積水等情況。生產上栽植過密,株間郁閉發病重。
【防治方法】(1)與非瓜類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2)采用高畦栽培、合理澆水,嚴防大水漫灌,雨后及時排水;合理密植,注意通風,防止濕氣滯留。最好采用搭架栽培法,改善通風透光條件,產量可提高一倍。(3)坐果后應及時摘除殘花、病果,集中深埋或燒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