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茄子 絲瓜 菠菜 莧菜 豌豆
熱門新聞:

您目前所在位置:蔬菜網首頁 > 蔬菜技術 > 蔬菜病蟲害庫 > 病蟲害> 馬鈴薯立枯絲核菌病的防治

專家在線|病蟲害庫|育種技術|種植技術|加工技術

馬鈴薯立枯絲核菌病的防治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

  【癥狀】主要為害幼芽、莖基部及塊莖。幼芽出土前染病腐爛,造成缺苗。出土后染病,植株下部葉子發黃,莖基產生褐色凹陷斑,大小1至6厘米。病斑上或莖基部常覆有紫色菌絲層,有時莖基部及塊莖生出大小不等(1至5毫米)塊狀或片狀,散生或聚生的菌核;病情嚴重時,可形成立枯或頂部萎蔫或葉片卷曲。

  【病因】該病屬真菌性病害,病菌在病薯上或留在土壤中越冬。帶病種薯是主要侵染源,病菌發育適宜溫度23攝氏度,田間表現與春寒及潮濕條件有關,在播種早或播后土溫較低發病重。

  【防治方法】  

  一、選用抗病品種。如渭會、高原系統、勝利1號等較抗病。

  二、建立無病留種田,采用無病薯播種。

  三、發病重的地區,尤其是高海拔冷涼山區,要特別注意適期播種,避免早播。 四、播種前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浸種10分鐘。采收前7至10天停止用藥。

轉發到: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av|亚洲日韩每日更新|年轻漂亮的人妻被公侵犯bd|国内精品国产成人国产三级|一本久道久久综合无毒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