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斑點病
2

癥狀表現 菜豆褐緣白斑病又稱斑點病,主要危害葉片。葉斑較小,圓形或不定形,周緣赤褐色,微凸,斑外黃暈明顯或不明顯,斑中部褐色,后轉灰褐色或灰白色,病斑穿透葉兩面。多個病斑可連合成大小不等的斑塊,濕度大時斑面隱現暗灰色薄霉層病征(病菌分孢梗及分生孢子)。
發病條件 病菌以菌絲體和分孢梗隨病殘體遺落在土壤中存活越冬。但廣州地區周年都有豆科蔬菜種植,病菌還能侵染豇豆、綠豆、扁豆、刀豆、藜豆等。病菌以分生孢子在這些作物上輾轉傳播危害,并無明顯越冬期。連作地、低洼潮濕地、疏水性差的重粘土或開花結果期出現高溫多雨天氣,易誘病。雙行植比單行植的株間通透性差,較多發病。菜豆品種間抗病性差異尚缺少調查。據稱外引的意大利矮生玉豆(內蒙古開魯縣和平鄉新品種研究所1990年從意大利信譽洋行引進)在當地引種至今未發現病蟲危害,值得注意。
防治方法 (1)注意尋找抗耐病高產良種。(2)合理密植,管理好肥水,促植株壯而不過旺,穩生穩長,避免早衰,可減輕發病。(3)及早噴藥預防,噴施葉面營養劑時混入殺菌劑,噴施2~3次或更多,預防或減少病害發生[75%百菌清+70%托布津(1∶1)1 000~1 500倍液,或30%氧氯化銅+70%代森錳鋅(1∶1)800~1 000倍液,與葉面營養劑即混即噴,交替施用,噴勻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