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茄子 絲瓜 菠菜 莧菜 豌豆
熱門新聞:

香菜菌核病的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

為害癥狀

  幼苗、成株均可發病,主要為害莖,從莖基部開始出現水漬狀軟腐,致幼苗折倒枯死;成株能支撐幾天,濕度大時,病部生出繁茂的棉絮狀白色菌絲,向四周健株蔓延,致病組織腐爛,后期在菌絲間形成黑色鼠類狀堅硬的菌核。該病腐爛時無異味別于歐氏茵軟腐病。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菌核遺留在土中,或混雜在種子中越冬或越夏?;煸诜N子中的菌核,隨播種帶病種子進入田間,或遺留在土中的菌核遇有適宜溫濕度條件即萌發產出子囊盤,放散出子囊孢子,隨風吹到衰弱植株傷口上,萌發后引起初侵染,病部長出的菌絲又擴展到鄰近植株或通過病健株直接接觸進行再侵染,引起發病,并以這種方式進行重復侵染,直到條件惡化,又形成菌核落入土中或隨種株混入種子間越冬或越夏。南方2~4月及11~12月適其發病,北方3~5月發生多。本菌對水分要求較高;相對濕度高于85%,溫度在15~20℃利于菌核萌發和菌絲生長、侵入及子囊盤產生。因此,低溫、濕度大或多雨的早春或晚秋有利于該病發生和流行,菌核形成時間短,數量多。連年種植芹菜、葫蘆科、茄科及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塊、排水不良的低洼地或偏施氮肥或霜害、凍害條件下發病重。此外,栽植期對發病有一定影響。 

防治方法

  (1)實行3年輪作。(2)從無病株上選留種子或播前用10%鹽水選種,除去菌核后再用清水沖洗干凈,晾干播種。(3)適度密植,及時拔除雜草。(4)設法降低棚內或田間濕度,發現病株及時拔除,攜出田外集中燒毀。以減少菌核形成。收獲后及時深翻或灌水浸泡或閉棚7~10天,利用高溫殺滅表層菌核。(5)采用地膜覆蓋,阻擋子囊盤出土,減輕發病。(6)采用生態防冶法避免發病條件出現。(7)發病初期開始噴灑5%速克靈或50%撲海因或50%農利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及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0%防霉寶超微粉6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667m2噴對好的藥液60升,隔8~9天1次,連續防治3~4次。(8)棚、室栽植芫荽使用15%腐霉利(速克靈)煙劑或45%百菌清煙劑,每667m2250克,熏1夜,隔8~10天1次,連續或與其它方法交替防治3~4次。如噴撒5%百菌清粉塵劑,每667m2lkg。采收前7天停止用藥。

轉發到: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av|亚洲日韩每日更新|年轻漂亮的人妻被公侵犯bd|国内精品国产成人国产三级|一本久道久久综合无毒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