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黑腐病的防治
白菜黑腐病

白菜黑腐病

白菜黑腐病



【癥狀】幼苗出土前受害不出苗,出土染病子葉呈水浸狀,根髓部變黑,幼苗枯死。成株期發病,引起葉斑或黑脈,葉斑多從葉緣向內發展,形成“V”字形的黃褐色枯斑,病斑周圍淡黃色。有時沿葉脈擴展,形成大塊黃褐色斑或網狀黑脈。葉幫染病,中肋呈淡褐色,病部干腐,葉片向一邊歪扭,半邊葉片或植株發黃,部分外葉干枯、脫落,嚴重時植株倒癱。莖基腐爛,植株萎蔫,縱切可見髓中空。
【病因】細菌引起的病害。病菌隨種子、種株或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播種帶病種子引起幼苗發病,病菌通過雨水、灌溉水、農事操作和昆蟲進行傳播,多從水孔或傷口侵入。高溫多雨,早播,與十字花科作物連作,管理粗放,蟲害嚴重的地塊,病害重。
【防治方法】
?。?)無病株采種,播種時進行種子消毒,可用45%代森銨水劑400倍液浸種20分鐘,洗凈晾干后播種,或用50℃溫水浸種20分鐘,用冷水降溫,或用種子重量0.3%的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拌種。
?。?)與非十字花科作物實行2-3年輪作。
?。?)適時播種,苗期適時澆水,合理蹲苗,及時拔除田間病株并帶出田外深埋,并對病穴撒石灰消毒。
?。?)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及時噴施“天達2116”800倍液+“天達諾殺”1000倍液、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0%敵克松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