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苗期灰霉病的防治
辣椒苗期灰霉病

辣椒苗期灰霉病

辣椒苗期灰霉病



【癥狀】辣椒育苗期灰霉病,已經成為許多省市苗期毀滅性病害。發病重的地區或年份。秧苗成片死亡,嚴重的毀棚。典型癥狀是病苗色淺,幼莖、子葉和葉片發病處呈水浸狀,子葉光端變黃,后擴展到著生子葉的幼莖,幼莖染病,病部縊縮灰白色,組織軟化,表面生有大量灰色霉層,病部擴展繞莖一周時病苗折倒,其上端枝葉枯萎、腐爛或枯死。別于猝倒病。
【病因】病菌以菌絲、菌核或分生孢子在病殘體上或遺落在土壤中越冬,分生孢子隨氣流或農事操作傳播蔓延。低溫多濕的大棚易發病,病菌發育溫限2~31℃,最適溫度為23℃,最適相對濕度在95%以上,冬春大棚或溫室育苗,苗床濕度過高或遇有一周以上的連續陰雨天氣,利于該病發生和蔓延。
【防治方法】冬春大棚育苗要特別注意該病的發生。(1)培育抗灰霉病的甜、辣椒品種。當前可選用耐低溫弱光的早熟品種。(2)加強苗期管理,冬春大棚要注意通風,澆水安排在晴天上午進行。適當控制澆水量,切忌澆水過量。(3)發現病苗及時挖除減少菌源,并及時噴灑50%灰霉寧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6%灰霉特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棚內濕度過高時可改用15%腐霉利煙劑。每667平方米200克或5%滅克粉塵劑,每667平方米0.8kg,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對卜述殺菌劑產生抗藥性的地區可改用65%甲霉靈(硫菌·霉威)可濕粉1500倍液或 50%多霉威(多霉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40%嘧霉胺懸浮劑800~1000倍液、50%滅霉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40%施佳樂懸浮劑1200倍液。28%灰霉克可濕性粉劑7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