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細菌性緣枯病的防治
細菌性緣枯病

細菌性緣枯病

細菌性緣枯病

細菌性緣枯病



【癥狀】黃瓜細菌性緣枯病在我國北方局部地區的保護地內發生, 低溫季節最易發病。黃瓜地上部分均可染病,多從下部葉片開始發病,在葉片邊緣水孔附近產生水浸狀小斑點,逐漸擴大為帶有暈圈的淡褐色至灰白色不規則斑,或由葉緣向葉中間擴展的“V”形斑,逐漸沿葉緣連接成帶狀枯斑。也有的病斑不在葉緣,而在葉片內部,呈圓形或近圓形,直徑5~10毫米。病斑很少引起龜裂或穿孔,與健部的交界處呈水浸狀,從而與其他病害加以區別。莖、葉柄和卷須上的病斑呈褐色水浸狀。瓜條多由瓜柄處侵染,形 成褐色水浸狀病斑,瓜條凋萎,失水后僵硬??諝鉂穸却髸r病部常溢出菌膿。
【病因】病原菌在種子上或隨病殘體留在土壤中越冬,成為翌年動侵染源。病菌從葉緣水孔、皮孔等自由孔口侵入,靠風雨、田間操作傳播蔓延和重復侵染。此病的發生主要受降雨引起的濕度變化及葉面結露影響,我國北方在夏兩季大棚由于晝夜溫差較大,且不能及時放風,容易使棚室內濕度偏大,每到夜里隨氣溫下降,濕度不斷上升至70%以上或飽和,且長達7~8小時,這時籠罩在棚里的水蒸氣,遇露點溫度,就會凝降到黃瓜葉片或莖上,致使葉面結露,這種飽和狀態持續時間越長,緣枯細菌病的水浸狀病斑出現越多,有的在病部可見菌膿,經擴大蔓延,而引起病害流行。。與此同時黃瓜葉緣吐水為該菌活動及侵入和蔓延提供了有利條件。
【防治方法】①種子消毒 用55℃溫水浸種15分鐘,也可用40%福爾馬林150倍液浸種1.5小時,或次氯酸鈣300倍液浸種30分鐘,或100萬單位硫酸鏈霉素500倍液浸種2小時, 然后用清水洗凈催芽播種。
?、诩訌姽芾?nbsp; 與非瓜類作物實行2~3年輪作,增施磷鉀肥,提高黃瓜植株抗病性。
保護地栽培時,覆蓋地膜,實行膜下澆水,加強通風排濕,降低濕度,防止葉面結露,或盡量縮短葉面結露時間,可控制病害發生。
?、鬯巹┓乐?nbsp; 可噴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或60%DTM可濕性
粉劑5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微粒粉劑400倍液,或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25%絡氨銅水劑 500倍液,或 50% DT殺菌劑 500倍液,或60%百菌通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7天1次,連續噴3~4次。也可用沈陽農業大學研制的煙劑5號,每畝每次用350克熏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