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立枯病的防治
番茄立枯病

番茄立枯病
番茄立枯病



【癥狀】
番茄莖基部產生橢圓形暗褐色病變,病苗白天萎蔫,夜間恢復,病部逐漸凹陷,擴大至繞莖1周后,病部收縮干枯,植株死亡。病部有不明顯的淡褐色蛛絲狀霉,即病原菌的菌絲。
【病因】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亞門立枯絲核Rhizoctonia solani 侵染所致。該菌不產生孢子,主要以菌絲體傳播繁殖。病菌以菌絲體或菌核在土中越冬。菌絲能直接侵入寄主,通過水流、農具、帶菌堆肥等傳播。
【防治措施】
1、種子處理。用酌量苯噻氰乳油+新高脂膜(能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浸泡種子6小時以后帶藥催芽或直播。
2、加強苗床管理。提倡采用穴盤和營養缽育苗,注意防止苗床或育苗盤高溫高濕。適時噴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蒸發,苗體水分蒸騰,隔絕病蟲害,縮短緩苗期。
3、在番茄生長及時中耕除草,平衡水肥,追肥要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增施磷鉀肥。適時通風透光,有利于西紅柿生長,提高抗病性。并及時降低田間濕度,噴施促花王3號抑制主梢旺長,促進花芽分化,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在開花前、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各噴施一次菜果壯蒂靈,可提高授粉質量,增強循環坐果率,使番茄品質提高,穩產優質。
4、發病初期可酌量噴淋甲基立枯磷乳油(或30%苯醚甲.丙環乳油)+新高脂膜進行防治。視病情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次。